首页

黑丝调教视频优美

时间:2025-05-25 05:27:08 作者:中老边境磨整村: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交融创新 浏览量:34789

  中新网云南西双版纳5月24日电 题:中老边境磨整村: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交融创新

  中新网记者 韩帅南

  “磨憨不仅是中老边境的重要节点,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在这里传承,我们一起去看看吧。”近日,巴基斯坦博主宋雅丽、西班牙留学生叶悠莉相约来到中老边境磨憨镇磨整村,共同体验在这里世代流传的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和瑶族刺绣。

  磨憨镇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,地处中老铁路、昆曼公路的关键节点,是中国与中南半岛的交通枢纽之一。绿树环绕中的磨整村,如同镶嵌在中老边境上的一颗翡翠,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、民族风情和现代化蜕变,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边陲画卷。

宋雅丽(左)和叶悠莉(右)体验傣族慢轮制陶。视频截图

  刚一来到磨整村,宋雅丽和叶悠莉的目光便被牢牢吸引。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寨门在村口矗立,村中道路干净整洁,一栋栋傣家小楼错落有致。

  “自2021年云南启动边境幸福村建设工程以来,磨整村的变化可大了。”村民周清香热情地向宋雅丽和叶悠莉介绍,曾经的磨整村基础设施落后,村容村貌杂乱。如今,村寨干净整洁,处处有绿化,一幅幅充满民族风情的墙绘引人注目。

  周清香说,磨整村的美丽蜕变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。她也抓住时机,利用自家的泰陶工坊推出傣族慢轮制陶体验服务,让游客得以亲身感受西双版纳这一传统技艺。

 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已有四千多年历史,饱含着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与快轮制陶不同,傣族陶匠以手拨动木质陶轮,依靠纯手工塑形使陶器呈现出质朴自然的风格。

  “我正在学习直播,希望能通过直播让创新的傣陶制品发往全国各地。”周清香说。

  离开傣陶工坊,宋雅丽和叶悠莉前往磨整村的一家瑶族服饰店,店铺内各式各样的瑶族服饰琳琅满目。“这些衣服上的瑶族刺绣针法细腻、图案独特。”宋雅丽不禁感叹。

  服饰店的主人赵改玲介绍,瑶族刺绣历史悠久,承载着瑶族千年的历史与文化。“随着这几年大家的生活条件好起来,我们瑶族服饰在保留古老图案的基础上,用料、颜色搭配等都提升了一个档次。”赵改玲说。

宋雅丽(左)和叶悠莉(中)试穿瑶族服饰。视频截图

  宋雅丽和叶悠莉忍不住将两套瑶族服饰试穿上身,异国风情与瑶族文化相得益彰。“传统和现代共存,自然和人文交织,这正是磨憨的魅力所在。”宋雅丽说。

  叶悠莉则认为,在磨整村,各民族的文化在传承保护中也得到交融创新,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创建了美美与共的和谐家园。

  宋雅丽和叶悠莉在磨整村的传统文化体验之旅,是“边城故事多”——海外体验官直拍云南省边境幸福村系列视频中的故事之一。该系列视频由中国新闻网、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、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联合出品。5月19日起,视频在中国新闻网、缅甸金凤凰报网、M Time缅甸视窗、柬埔寨酸角树新闻网、老挝万象时报网、斯里兰卡Daily News、巴基斯坦外交视野等平台上线,每天一集,连续展播6天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
整场比赛,郑钦文表情变化不多,旁人很难从她的脸上解读出比赛的走向。从比赛内容来看,她几乎没有犯任何错误。在或许职业生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场比赛里,她极度专注与冷静。

107名火炬手将在海南三亚实地传递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炬

从国家来看,越南进出口货值占了最大份额,共558.5亿元,同比增长31.2%;柬埔寨成了新的增长点,货值达12亿元,同比增长66.8%。

中央民族乐团献上“古琴之夜” 四代琴家同台奏响千年之音

此外,2024年的上海半程马拉松也在4月21日鸣枪开跑,共有15000名参赛者参与了这场充满海派文化魅力的赛事。今年不仅是上海半程马拉松升级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的第一年,也是阿迪达斯与这一重要赛事合作的第九个年头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也是阿迪达斯成立75周年,这无疑为本届赛事增添了更多的纪念意义。

南京钟山文学馆开馆 为“世界文学之都”再添文化名片

“因喜欢买书,生活方便度上要稍微忍耐一下。”1943年生于福建建阳的徐泓回忆,自己从20多岁开始买书。“除了台湾,从香港、伦敦、纽约、波士顿到北京、厦门、广州、上海,甚至是(山东)聊城,我见到新旧文史书都买”。

理解山西丨长城一号公路串起的不止古建文物,还有一种坚持

郑钦文的首个对手是夺冠热门萨巴伦卡,两人过去曾交手4次,但郑钦文从未战胜过对手。近两届美国网球公开赛,郑钦文都被萨巴伦卡淘汰。今年澳网决赛,两人再次相遇,郑钦文最终获得亚军。前不久进行的武汉网球公开赛决赛中,郑钦文又惜败于萨巴伦卡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